【学生管理工作】建立“预防为主、干预及时”的心理健康与危机应对体系

时间:2025-06-26 来源:国际传媒学院

传媒行业竞争压力大,学业和创作负担重,学生情感丰富敏感,心理健康问题需高度关注。

典型做法:

“传媒人心理特质”教育: 开展针对传媒专业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源,并开设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班会。

“班级心理气象员+宿舍信息员”网络: 在每个班级和宿舍设立经过培训的学生骨干,作为观察员和信息员,及时发现和上报同学中的异常心理或行为苗头。

“创作减压工作坊”: 利用专业优势,开设如“表达性艺术治疗”(通过摄影、短片、声音、戏剧等方式进行情绪宣泄和表达)、“正念冥想与创作”等特色心理辅导活动。

“家校-校医-学院”联动机制: 与学校心理中心、校医院、学生家长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和危机干预流程,确保一旦发生危机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协同处置。

 成效: 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增强;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相关的压力应对技巧;危机事件处理更加高效有序。

一审:林永红 二审:王新龙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