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媒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传媒+”工作坊第十一期课程思政说课展示活动

时间:2025-09-11 来源:国际传媒学院

2025年9月2日15时至17时,国际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成功举办了2025年“传媒+”工作坊第十一期活动——“传媒+”课程思政大讨论系列活动之说课展示。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探索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路径,着力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与育人能力。

本次活动得到了系部教师的积极响应,系部教师们就讲授课程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展示。说课教师紧密结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展示了如何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全体系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说课展示)

本次说课活动的亮点在于专业带头人与系主任的率先垂范。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带头人覃龙娟老师以《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程为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展示。她强调,播音主持不仅是声音动听,更是让听众从声音里听到信仰、看到文化、感受到温度。在课程设计中,她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关注社会,在节目策划与制作实践中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培育民生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素养同步提升。

(覃龙娟老师说课环节)

随后,播音主持艺术系系主任杨佳航老师围绕《播音主持发声业务(一)》这门专业基础课进行了说课分享。他指出“气者,音之帅也”,正确的发声状态离不开稳定的气息支撑,而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同样需要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作为其职业发展的“底气”。在教学中,他通过精选中华经典诗词、红色家书等作为练声素材,让学生在锤炼声音技巧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汲取革命精神的力量,从而实现“以气托声,以声传情,以情育人”的教学目标。 

(杨佳航老师说课环节)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王达老师的说课则聚焦于前沿领域,他以《中英双语播报》课程为主题,展示了如何在国际传播语境中深化思政内涵。王达老师提出,双语播报人才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者,更是中国立场和国际表达的桥梁。

(黄立彩老师泰语播音说课环节)

活动现场研讨氛围热烈。与会教师围绕课程思政的融入技巧、教学案例的遴选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思想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必须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确保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本次说课展示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交流与思维碰撞的平台,更进一步明晰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与重点。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更具特色和实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培养兼具过硬专业本领与崇高理想抱负的新时代传媒人才贡献力量。

一审:林永红 二审:王新龙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