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文学硕士,副教授,普通话省级测试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现任国际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长期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工作,拥有13年高校教学与管理经验,曾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艺术学院教学副院长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经验。
主要承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融媒体主持实务训练》等课程教学,注重实践教学与跨媒介表达能力的培养。主持自治区级教学改革、新文科研究、一流本科专业与实验教学中心等多个自治区级重点项目建设。近年来,先后主持自治区级一般A类教改项目《播音主持专业实践平台搭建与能力培养研究》、自治区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多学科、多向度、多区域”中国—东盟融合型口语传播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并作为负责人申报立项建设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和自治区级“融媒体国际传播实验教学中心”。2024年主持项目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指导学生在多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包括教育部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一等奖、第22届齐越朗诵艺术节青年风采特别奖、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朗诵乙组一等奖、江苏卫视主持人大赛全国十强、历届广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专业组和专业集体组一等奖。
始终坚守教学初心,深耕播音主持教育,注重融合创新与实践引领,愿陪伴每一位学生在有声语言与多元表达的世界里发现自我、绽放光彩!
崔佳毅,中共党员,副教授,国际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硕士,双师型教师。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委员。在高校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研究工作十余年,主要讲授《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等课程。近年来对广播电视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和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五项,市厅级课题十余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累计发表论文七篇,参编《即兴评述》播音主持系列教材。
曾获第二届“千校万师”杯全国演讲大赛二等奖并被授予“宣讲特使”称号;第十一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主持人大赛冠军;“文苑英华”全国朗诵大赛一等奖;第十九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指导的作品《时代青年说》荣获广西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指导的作品《人民万岁》荣获广西第十三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专业集体组一等奖;指导的作品《人民广播,声震长空》在第22届“齐越节”中荣获“青年风采特别奖”,并入选“学习强国”APP展播。指导项目《邕州瓷》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创项目自治区选拔赛金奖;指导项目《初雨课堂工作室》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铜奖;指导项目《绘梦蓝图幼儿早期阅读有声绘本平台》荣获第六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本科组银奖。曾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专业赛事“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五棵松坚守奖”获得者。
覃龙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原崇左市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现为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本科论文抽检专家,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广西艺术高考考评员。先后担任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传媒艺术系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1年入职广西外国语学院以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积极投身专业建设,参与广西民办高校重点专业建设、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中,并主持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主持及参与二十余项省部级、市厅级课题,主持校级重点课程、网络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指导学生参赛获得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全国总决赛大学生组一等奖、广西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朗诵一等奖、广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专业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全国和自治区级教学指导成果。曾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专业赛事“优秀指导教师”,广西外国语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科研先进工作者”、“十佳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杨佳航,1988年5月4日出生,副教授,教育管理学博士,中共党员。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广西国学学会语言传播专业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朗诵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诵委员会会员,广西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主要担任担任播音主持发声业务、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等课程的教学。
2020年获得第七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校级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018年荣获广西外国语学院“智慧课堂教学竞赛”决赛二等奖;曾先后过得广西外国语学院“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称号。指导学生参赛获得广西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第十六届、十七届广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专业组二等奖、三等奖以及其它自治区、市厅级学科竞赛类奖项多项;曾先后参与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 3 篇;先后主持并参与教改课题8项,其中省部级教改一般 A 类项目一项已结题,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一项已结题;主持并参与市厅级科研项目7项,其中4项已结题,还有多个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市厅级项目目前在研中。
曾在南宁市漓江书院、青秀区图书馆、城市书房地公开进行社会性文化公益讲座数十场,其中“影视作品中的人文哲思”系列讲座社会反响非常强烈。曾受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团委、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广播电视台、交通银行广西分行 、广西民族大学等区内数十家单位邀请,担任《演讲与口才》《职场高效沟通》《即兴口语表达》《讲解与路演能力训练》《讲好故事:让你的演讲直击人心》《聆风品韵识唐宋》等课程的培训讲师,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李幸芷,女,讲师,现任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教师,兼系副主任。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010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13年获该校硕士学位。从事高等教育十余年,主讲《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融媒体主持实务训练》等核心课程。
主持南京传媒学院“金课”建设项目《播音主持基础》、参与市厅级科研课题1项,校级思政课程建设2项,横向项目1项,主编教材《当代播音主持艺术及其语言表达探究》,发表学术论文8篇,聚焦广播电视、电商直播等领域。
获广西外国语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4)、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教师组二等奖(2024)。广西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教师组三等奖(2024)、指导学生作品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二等奖、广西大学生艺术展二等20余项,个人获“江苏省优秀志愿者讲解员”称号。
王达,副教授、硕士,农工民主党员,先后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现为国际传媒学院教学督导,自治区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核心成员,教育部本科论文抽检专家,长期从事短视频国际传播、跨境电商直播研究,双师双能型教师。
省部级项目:主持完成广西教育规划财经素养重点课题1项、主持在研广西教育规划三进工作专项重点课题1项;主持完成广西教育厅高等教育教改工程一般A类1项;市厅级项目:主持完成广西高校中青年基础提升项目1项;排名第2参与完成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排名第2参与在研2023年自治区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参与在研广西教育规划高等教育国际化专项重点课题1项,参与市厅级各类课题多项。
参与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讲《中英双语主持训练》课程荣获首届广西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组三等奖、获二十一届广西教师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
指导学生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区级铜奖;第六届中华职教大赛区级铜奖;2022年广西新丝路跨年电商节暨跨境电商主播大赛获二等奖;第七届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微电影乙组一等奖;2024年获“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区级特等奖;2024年获中国—东盟AI跨境数字营销大赛获一等奖2项、单项奖若干;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区级多项。
苏慧,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教育部本科论文抽检专家,广西艺术高考考评员,自治区级基层组织成员,广西外国语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先后担任广西外国语人文艺术学院传媒艺术系主任、广西外国语人文艺术学院团委书记、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传媒艺术系主任。
自2010年入职广西外国语学院以来爱岗敬业,教学经验丰富,倡导“以赛促学”,不断追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参与广西民办高校重点专业建设、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新文科建设申报工作中。主持及参与十余项省部级、市厅级课题,主持校级重点课程、网络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公开发表论文近十篇。
常年指导学生参赛屡获大奖,其中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大学生组国家级三等奖两项 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大学生组国家级三等奖两项,广西第十三届中华经典诵读暨2020广西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专业组一等奖,广西第十届中华经典诵读暨2017广西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专业组一等奖等奖,在2023年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西赛区获得三等奖,2023年第二季“梧州靓野”云带货短视频赛道获得三等奖,2021年广西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中获得朗诵甲组一等奖乙组一等奖,戏剧组二等奖,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三项。个人参赛2019年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三等奖;2022年第21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排名第四。曾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专业赛事“优秀指导教师”,广西外国语学院“师德标兵”、“教学能手”、“科研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刘蕊,副教授、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现任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传媒艺术系双语播音主持教研室主任,双师双能型教师。长期从事双语播音主持、国际传播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
自2021年入职广西外国语学院以来,积极投身教学与科研第一线,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及校级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研究领域聚焦跨境电商主播人才培养、双语播音课程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媒介素养融合等方向。2024年,所主持的《双语播音主持课程组》在与教学团队的共同打磨下,获评“自治区级普通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称号。主持在研2023年自治区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RCEP的跨境电商主播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主持在研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高等教育国际化专项课题重点课题《新文科背景下广西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队伍在地国际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参与结题《应用型中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才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自治区教改一般A类);排名第二参与结题广西教育科学2021年财经素养教育专项课题重点课题《新文科建设下中英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财经素养教育融合教学实践研究》;参与结题广西教育规划2021年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课题一般课题《全球化智媒传播下广西民办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等,为播音主持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方面,主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持续探索跨文化交际与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近年来,指导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项结题、省部级1项结题,成果显著。
在个人参与教学竞赛方面,曾获第二十一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排名第一)、广西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讲师组三等奖(排名第四),展现出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与创新意识。除个人获奖外,在学生竞赛指导方面亦成绩斐然。近年来,指导学生在多项国家级与自治区级专业赛事中屡获佳绩,包括中华经典诵读写大赛“诗教中国”比赛全国优秀奖、广西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2022年广西新丝路跨年电商节暨跨境主播大赛二等奖,2024年“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广西赛区特等奖以及2024年中国—东盟AI+跨境数字营销大赛一等奖(2项)等多个奖项,相关成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国际化发展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注入了持续动能。
董淑薇,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原中央电视台广西记者总站记者、广西广播电视台交通频道主持人、出镜记者,现任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任教师,主要讲授课程《出镜现场报道训练》、《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主要研究方向移动视频直播、短视频新闻、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公开发表论文《出镜记者“现场感”培养教学改革初探——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出镜现场报道实践教学”探析》等教改论文3篇,《借助短视频提升媒体“四力”策略研究》、《遏制短视频平台“新黄色新闻”泛滥对策研究》等科研论文3篇。曾先后主持区级科研项目《正确舆论导向意识在新闻短视频主题设置中的作用研究》1项、教改项目《应用型播音主持艺术“出镜现场报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1项、参与科研项目与教改项目4项。主持校级思政课程《出镜现场报道训练》1项。2019年指导学生的《布谷鸟自媒体工作室》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20年指导学生获得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项。积极探索混合式模式教学、项目化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与品德素养培育。
罗海燕,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教育部本科论文抽检专家,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现任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专业教师,曾任艺术学院传媒艺术系主任。主讲《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播音主持广播电视实践》等课程。
主持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A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等多项省部级、市厅级教研课题,参与省部级、市厅级课题二十余项;主持校级重点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获第15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优秀论文奖;参与申报并荣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西外国语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广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广西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累计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项10余项。曾获自治区级专业赛事“优秀指导教师”,广西外国语学院“科研先进工作者”、“五棵松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李静,中共党员,副教授,广播电视艺术学(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方向)硕士,现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高级礼仪主持人、社会艺术考级考官、广西礼仪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广西朗诵专业委员会会员。主要承担《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主持创作实践》等课程。已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2项省部级教改课题、3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项市厅级科研课题,4项校级教改课题.
第十二届广西中经典诵读大赛教师专业组一等奖;第八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中华经典诵读写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奖”、广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广西外国语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广西外国语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广西外国语学院“优秀班主任”称号。
涂梦芸,民盟盟员,副教授,戏剧与影视学(影视艺术研究)硕士;现任广西外国语学院知识分子联谊会秘书长,国际传媒学院工会主席;社会任职南宁市青秀区政协委员,南宁市民盟专委会委员;受聘全国艺术统考专家库表演类评委专家,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所属艺术团体:广西戏剧家协会,广西文化促进会,南宁市曲艺家协会。
主要任教课程《表演基础训练》《戏剧影视表演训练》《形体训练》,学校公选课《电影评介与赏析》。坚守教学一线,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个人科研成果不断产出,自入校以来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市厅级别的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参与多项省部级重点课题与市厅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社会时事并建言献策,其中政协提案获得表彰,参政议政和社情民意课题得到立项。
个人获奖方面,获得广西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微课比赛一等奖、第五届和第六届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戏剧组优秀指导教师、第十三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第十届广西校园戏剧节优秀指导教师;民盟南宁市委会多次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参与爱心公益事业“黄丝带”帮教活动获得优秀指导老师。
赵玲玲,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为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自2014年入职广西外国语学院以来,主持及参与十余项省部级、市厅级课题,公开发表论文五篇。参加广西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中级组三等奖,参加第二十一届广西高校教师教学信息化大赛获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广西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微电影乙组一等奖。
闻禹深,现担任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播音基础教研室主任,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主要教授《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播音主持发声业务》、《播音创作基础》等课程。曾受邀参加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齐越朗诵艺术节学术论坛并参与论坛宣读学术论文,指导学生参赛广西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朗诵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配音大赛一等奖、广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专业集体组三等奖、广西大学生科普演讲比赛二等奖、广西革命纪念馆红色故事演讲比赛三等奖等多项自治区级教学指导成果。
赵云鹏,本科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曾任职于广西日报社,自2022年入职广西外国语学院以来,始终扎根教学一线,深耕专业实践领域。
工作中,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参与省部级课题1项、校级思政课题1项,探索课程创新路径,推动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科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价值观塑造。
指导学生获得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专业组朗诵一等奖、第十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三等奖、第六届广西高校大学生朗诵大赛三等奖及校级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获评专业赛事“优秀指导教师”及广西外国语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黄立彩,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有海外留学经验。曾担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泰语教师,现任广西外国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泰双语播音方向泰语老师。
自2022年入职广西外国语学院,始终扎根教学一线,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始终秉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探索中泰双语播音课程创新路径,为专业发展添砖加瓦。积极投身科研项目,截至目前,已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校级科研课题1项。
李佳洋,本科学历,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现于曼谷北部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持有播音员主持人上岗资格A证。
曾任职于广西电视台下属子公司广西视铁传媒有限公司,担任主持人和新媒体主播。工作期间,先后承担抖音项目工作组多场大型专场直播,凭借专业素养与丰富经验,直播内容细节丰富、角度全面。
从教课程:播音主持语音发声、电视节目主持、口语表达训练。个人获奖情况:第21届齐越朗诵艺术节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集体专业组一等奖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12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集体专业组一等奖。
农元韬,泰国西北大学在读研究生,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沉淀7年,积累丰富广播电视工作经验,现教《摄影基础》、《融媒体主持实务训练》、《媒体视听节目赏析》等课程。
何江,女,1967年生,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广西语言学会会员、广西广播电视学会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科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广西艺术家协会播音主持理论基地负责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曾任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主持多档新闻及专题节目。
主持国家民委课题、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等省部级项目5项,负责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广播电视文体播音》及“编辑出版与文化传播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艺海履踪》(副主编),主持录制《普通话测试朗读示范带》等教学音像成果。
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10余项,包括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播音作品获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及广西“铜鼓奖”。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广西经典诗文朗诵赛一等奖等20余项。个人获广西民族大学“十佳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蓝利萍,女,壮族,1963年10月生,广西忻城县人。1987年7月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历任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2006年晋升),主要承担文学概论、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及文学批评等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术研究方向聚焦于文学理论与生态美学领域,在《广西社会科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及参与省部级、校级教学科研课题多项。
执教期间获评河池学院"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及"就业标兵"等荣誉称号。2014年11月作为副主编参与编纂的《文学理论教程》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4年8月入选教育部银龄教师支持计划,受聘于广西外国语学院,现任艺术学院、国际传媒学院特聘教授,主要承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