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薪火映媒”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团走进武鸣红色遗址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时间:2025-07-21 来源:国际传媒学院

7月13日上午,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薪火映媒”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团,走进南宁市武鸣区城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夏黄渡口狙击战遗址,开展以“追寻先烈足迹,赓续红色薪火”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实践团成员们通过探访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在沉浸式学习中厚植爱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

图一 “薪火映媒”实践团前往城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活动伊始,队伍前往黄学汤、黄享照、黄学洄、黄理泰、黄廷羲、覃源俊六位烈士纪念碑进行追思,纪念碑静穆矗立,庄严肃穆。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崇敬之心,整齐列队走进纪念碑,当目光掠过这座纪念碑的全景时,仿佛看到当年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穿透时光,与此刻的寂静形成了强烈的时空对话。在领队老师的带领下,全体成员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昂的旋律回荡在遗址上空。国歌毕,全场肃立默哀,成员们在静默中感悟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挺身而出的勇气与担当。

图二 烈士纪念碑全景

图三 全体成员纪念碑前默哀

默哀结束后,胡荣鑫老师走到纪念碑前,为成员们逐一讲述黄学汤等六位烈士的英雄事迹。“烈士们牺牲时大多还都很年轻,最小的甚至才十七岁,却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投身革命,用生命践行了‘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誓言。”胡老师的讲述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先烈们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大家都身受触动。

图四 胡荣鑫老师向实践团成员们讲解烈士英雄事迹

紧接着,陈海芳老师结合武鸣区城厢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板,详细讲解了1949年夏黄渡口狙击战的历史背景与战斗过程,陈老师的讲解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成员们对“一寸山河一寸血”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图五 陈海芳老师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解夏黄渡口狙击战历史

图六 实践团成员在城厢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板前合影留念

最后,实践团成员在夏黄村村口和夏黄渡口狙击战简介碑前进行了合影留念,成员们用镜头记录下烈士纪念碑与村庄新貌的同框画面,以传媒学子的专业视角,生动诠释“红色基因赋能乡村发展”的实践。

图七 实践团成员在夏黄村窗口合影留念

图八 实践团成员们在夏黄渡口狙击战简介碑前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仪式缅怀”的形式,让“薪火映媒”实践团成员们在历史现场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用好手中的笔与镜头,写好夏黄渡口的英雄故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红色薪火在青年一代中代代相传。

一审:林永红 二审:王新龙 三审:梁淑辉